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中國電科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內容,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對老區和老區人民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深入開展“我為革命老區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中國電科始終將幫扶工作作為重要政治責任認真踐行,遵循“因地制宜、精準扶貧、造血為主、電科特色”工作方針,切實謀劃推動革命老區幫扶工作。今年上半年,中國電科黨組書記、董事長陳肇雄一行專門拜會了福建省委、省政府領導,專門赴龍巖市革命老區,就大力開展紅色教育、協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實施鄉村振興等進行洽談,雙方確立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合作共贏、長遠發展”原則,建立了合作渠道,明確了合作路徑,有力推動了龍巖革命老區文化經濟發展。
大力弘揚紅色文化 助力老區鄉村振興
龍巖是革命老區,黨史事件多、紅色資源多、革命先輩多,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獨特優勢。今年6月9日至10日,中國電科黨組赴龍巖革命老區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專題讀書班,采用“現場踐學+專題 輔導+集體研討”方式,深入開展學習研討。在學習過程中,黨組注重方式方法創新,講活黨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搞活教育形式,在“看、聽、學、議”中學習革命歷史、汲取精神力量,深刻體悟黨的初心使命,切實做到與黨史共情共鳴共融。
在集團黨組帶領倡議下,中國電科大學與古田培訓學院簽署了教育合作協議,掛牌成立了“中國電科古田黨性教育培訓基地”。集團公司下屬成員單位分批組織到古田黨性教育培訓基地進行學習實踐活動,開展紅色教學,賡續紅色血脈,并與龍巖市、縣領導開展座談交流,弘揚紅色文化,對接幫扶項目。堅持扶志扶智相結合,組織開展“電科老區心連心、科技筑夢手拉手”老區青少年走進電科活動,通過參觀中國電科研究院所、中國電科國際展廳等活動,讓老區青少年接受軍工文化教育,感受科技力量,立志成長成才。
充分利用技術優勢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長汀縣隸屬革命老區龍巖市,紅色資源豐富,但旅游業信息化水平不高、資源整合能力不夠、景區缺乏環境智能監測系統,嚴重制約了旅游業發展和紅色教育資源推廣。中國電科充分利用深耕電子信息行業的技術優勢,今年深入推進長汀智慧旅游項目實施。按照“一平臺、一中心、三大應用體系”的框架,搭建長汀智慧旅游系統。通過智能、高效、全面的指揮體系,實現了景區智能化的應急指揮;通過游客服務體系、營銷推廣體系,打造了“互聯網+智慧旅游”新模式。該項目對提高長汀縣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公共安全應急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面向龍巖老區在新輪跨越發展進程中,對社會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務水平的信息化、智慧化需求,中國電科先后組織下屬5家研究所與龍巖市、長汀縣、上杭縣、連成縣、武平縣等各級政府和重點企業對接合作,逐步形成了從典型企業、行業、政府部門應用向智慧縣城、智慧城市發展的合作思路。
合理利用稀土資源 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長汀縣稀土資源豐富,品位高、配份好,屬南方離子型中重稀土,已探明含稀土礦化巖體面積達570平方公里,被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重抓的20個產業集群(基地)之一。中國電科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推動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突出央企責任擔當,聚焦產業基礎板塊,充分配置資源,實現產業化落地,助力老區傳統稀土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在當地政府大力支持下,對“閃爍與激光晶體項目”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建成國內大規模的全自動激光晶體生產線,批量生產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目運行以來,填補了長汀縣稀土工業園稀土晶體應用的空白,采用“北京研發中心+長汀生產基地”的運營模式,依托母公司的人才和高端研發實力,合理利用當地稀土資源和電力成本等優勢,以“打造材料器件和整機產業鏈,形成閩西光電產業聚集效應”為目標,加快閃爍、激光晶體及應用產業的快速發展,助力革命老區經濟發展。項目的建設成果也惠及了更多當地職工,讓他們感受到作為一名中央企業成員單位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一名從長汀本地招聘進公司的職員,放棄曾考上的教師編制,她說:“公司不斷追求技術突破,不斷取得發展壯大,不斷造福我的家鄉,讓我每天的工作感到無比充實”。該項目計劃投資18億元,投產后主營業務年收入預計20億元,可為當地增加稅收數千萬元,解決當地數百人就業問題。
中國電科與革命老區龍巖深度開展“戰略合作”和“產業合作”,具體在黨性教育、人才交流、技術支持、產業落地、智慧縣城、精準扶貧等方面開展了立體化、多維度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效益,被龍巖市政府譽為“與龍巖革命老區合作項目對接最多、合作領域最廣泛、取得成效最顯著的軍工集團”,得到國資委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贊譽。下一步,中國電科將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堅持不懈為革命老區做好事、辦實事,助力老區更好更快發展,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